深德观察

深徳观察|有效地资助议题网络存在哪些关键战略选择?

此前深德曾谈到要实现议题网络的有效联合,议题网络需要有一致的价值观和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秘书处来将战略落地。秘书处需要从网络管理和议题建设两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将开放治理、差异管理、专业能力和知识沉淀作为四个有效联合的抓手。

本篇深德从资助方的视角来谈谈资助议题网络至少需要考量的三个战略选择,分别是资助目标、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资助策略。

联合公益实现有效联合的策略模型

选择1:“发展议题”还是“发展网络”

资助网络大体上有两类目标:第一类是以议题发展为目标,即通过资助议题网络探索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第二类是将资助主要作用于网络发展。虽然后者最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问题解决,但是与前者的区别在于,它在短期内并不追求议题解决方案的产生,而是侧重于网络各方面的机制建设,例如网络治理能力的提升(治理架构搭建、章程制定)、网络运营能力提升(秘书处的管理能力、成员之间的协作顺畅度)、网络交流机制的建立(事务性会议、网络成员能力建设及培训、非正式交流学习等)。

选择何种目标不能仅从资助方的战略出发,而需要由网络的成熟度网络的议题类型共同决定。高成熟度的网络是指发展了一定数量的成员,建立了成熟的网络治理架构、管理流程和协作机制,同时积累了稳定的筹款渠道,甚至已有一定的影响力,网络成员可以形成合力解决问题。但这类网络在中国并非多数。从议题角度,网络可以分为关注技术性问题(technical problems)和关注适应性问题(adaptive problems)两类[,其中技术性问题有已知的、具体的干预方式,其成果往往也是确定的、可预知的,例如患者服务、救病助学、灾害救援;而适应性问题源自其中涉及的利益相关方的观念和行为与目标之间的差异和冲突,而人们的观念与行为的复杂性导致问题难以界定,解决方案和成果都存在不确定因素,例如教育创新、残障融合、社区营造。

议题网络的分类

对于第一、二、三类网络,资助方可以将议题发展作为主要资助目标,因为网络的高成熟度和网络议题的技术性,只需要这二者满足其一,该网络就具备解决问题的可能。例如,不论是初期的壹基金海洋天堂网络还是联合救灾网络,它们关注的议题都是相对技术性的,而对于这类议题,针对相关儿童及家长提供服务的能力或者应对各类灾害的救援能力才是决定能否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网络的成熟度高低不是影响其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对于第四类网络,以网络发展为主要资助目标更切实可行。资助方需要做好预期管理,因为对此类网络的资助多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甚至需要资助方在关注的议题领域从0到1去搭建一个网络。万科公益基金会在其重点议题“社区废弃物管理”的实践上树立了一个耐心资助者的典范。它从行业内挑选枢纽性质的机构进行资助,借助他们的在地力量带动其领域范围内小生态的构建。同时,万科公益基金会搭建了一个集技术、赋能和智库为一体的支持平台,为网络机构提供议题研究、能力建设等全方位的支持,用4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起了国内首个系统性解决社区废弃物管理问题的公益生态体系。对这类网络,资助方的首要目标并非直接去探索解决方案,指望网络短期之内在社会问题的解决上有立竿见影的成效实在困难重重。相反,资助方需要耐心培养网络,待伙伴相对成熟之后再依托他们进行资源整合、推动议题发展。因此资方对这类网络进行资助时,需要将成效的衡量重点放在网络建设上。

选择2:“单一产品化”还是“协作多元化”

一旦网络发展到能够承载起解决问题的使命,资助方需要思考第二个关键选择:用统一步调的产品化思路还是多元化协作的思路来解决问题?

多元化协作的方式是指伙伴成员发挥各自机构的优势来解决问题——或许有的擅长社区动员或有稳定的政策倡导渠道,有的具备信息技术能力或者丰富的志愿者资源,还有的机构在不同子议题上积累深厚。但是这个方式存在的挑战在于,它对网络秘书处的管理能力和成员之间的协作机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网络在机制的建设上需要已经足够成熟,才有可能实现不同网络成员分工明确、协作顺畅,不然网络就很容易变成“一盘散沙”。此外,议题网络在伙伴协同上常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网络伙伴很容易就会基于能力和位置自然分隔,无法形成大范围的联合,导致网络的协同仅局限于某个小范围的地区之间,或者某几家机构的“强强联合”。如果没有常态化的行动和机制让多数成员开展协作,最后这种联合将流于形式。

由于多数网络的成熟度还不高,资助方选择产品化的思路更加可行,它对网络的要求门槛低,而且可以借助网络实现成果规模化。这里的产品是指能够一定程度解决社会问题的、并在网络中大范围推广的工具包式的物料或者解决方案式的服务体系。资助方可以为产品的开发、迭代、落地提供支持。产品可以是资助方与几个具备研发能力的网络伙伴共同探索开发出来的,也可以是从网络中已有的小规模成功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无论产品如何诞生,后续一定需要根据产品落地情况不断迭代,常用常新。当网络规模变得足够大的时候,成员的能力会不可避免地有所分层,这会直接影响到产品落地的效果。资助方可以考虑支持开发梯度性产品,以满足网络中从初创到成熟阶段机构的差异化需要。另外,资助方还需要支持网络搭建配套的伙伴支持体系,针对不同产品为伙伴提供对应的产品落地指导。

选择3:“守望型资助”还是“陪伴型资助”

最后,在资助策略上,资助方需要考虑采用“守望”还是“陪伴”的方式。

对于“守望型资助”,资助方既不介入过深也不完全放手,而是通过开展全流程的资助管理在“远处守望”,包括资助前的尽职调查、资助过程中的执行监测,以及资助后期的成效评估。这种方式与资助大多数单一机构或项目的思路差别不大。但是,基于目前多数网络的发展状态,陪伴型资助的策略更适合。一个优秀的资助方不是“有钱就行”,还得“德才兼备”。资助团队不仅需要对网络的议题有自己的见解,还需要具备网络管理方面的专业性,二者的结合是开展有效资助的基础。因此,资助团队内部需要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性,比如通过定期的回顾、讨论和反思,形成系统的留痕资料和知识产出。必要时,资助方也需要链接外部专家的支持,以补充网络秘书处和资助团队在议题专业性、网络管理能力、网络运营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此外,资助方采用的陪伴型资助策略需要与其在网络中相应的角色定位匹配,否则资助方的专业性在网络中可能没有“用武之地”。建议资助方在事前明确参与机制,保障自身对网络提供的方向指引或专业支持能有效落实。例如,资助方可以在网络的治理或管理层面设置相应的席位,参与到网络的共同决策中去,与网络一起思考、共同成长。

作为公益行业上游的资助方,在深入思考了这三个关键战略选择之后,如果能够在政社联动、企社联动等合作形式之外,创造性地探索出更多的“社社联动”。那么不论是对公益行业自身的发展,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能注入更多的慈善价值。

Back t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