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德观察

深德观察 | 基金会行业如何做大蛋糕,分好蛋糕

前言:2020年8月26日,深德作为行业支持机构代表参与了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0思想峰会。多位嘉宾就“基金会行业与社会资源配置”主题进行了思想碰撞。受此启发,深德基于基金会评估、战略服务的经验,对该话题分享一些观察。

“公益”从本质上来说,是动员社会资源,解决社会问题。

如何吸引社会资源、如何用好它们,是每一个公益组织都需要修炼的内功。

对基金会而言更是如此。由于具有“资源汇集者”和“资源分配者”的双重身份,基金会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能力,几乎关系到整个公益领域的未来。

做大蛋糕

在慈善捐赠的水平上,中国相较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根据《2016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美国捐赠总额占GDP的2.1%,英国捐赠总额占GDP的0.52%;而中国捐赠总额为1,393亿元,仅占GDP的0.19%。

这里面当然有历史发展、文化价值、政策法规等因素影响。但是,我们仍然看到,通过变革创新的方式,社会资源(不限于慈善捐赠)的盘子可以迅速扩张。

比如,就在2017年的今天,上海艺途公益基金会、腾讯公益共同发起的“一元画廊”刷爆朋友圈,短短数小时内完成1500万元的筹款目标,超过580万人次参与捐赠,堪称近年来“现象级”的筹款项目。

与“一元画廊”一样给公众提供了便捷的公益参与通道的,还有阿拉善SEE基金会和蚂蚁金服合作发起的“蚂蚁森林”项目。在短短4年时间里,公众参与人数已经超过5.5亿,累计种植和养护的树木超过2亿棵,种植面积相当于2.5个新加坡,实现碳减排超过1200万吨。

再比如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一村一园计划”也把多元资源的动员和整合做到了极致。项目利用农村闲置的校舍、党员活动室等公房作为场地,在本地招募青年作为志愿者教师。该模式得到了多个地方教育部门的认可与支持。例如,贵州省政府投入建设了5100所山村幼儿园,有30万儿童享受了这一服务,四川省、云南省也都提出了“一村一幼”的政策目标。

这些爆款项目通过培育新的参与者,撬动商业向善的资本,以及盘活政府和社区资源,不断突破已有资源的边界,在实现自身发展、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也代表基金会行业在公众、企业、政府面前树立了更加积极的形象,为各类社会资源进入公益领域打开了更多可能性。

但是,放眼整个基金会行业,竞争存量资源的为多。如何做大蛋糕,基金会需要重点把握四个方面:

  1. 创新意识。任何行业要保持活力、不断生长都离不开创新。“一元画廊”最讨巧的是项目自带的文艺色彩,那些美好又充满希望的来自特殊儿童的作品,加上一块钱的超低准入门槛,相比于大家司空见惯的“苦哈哈”的公益项目来说,显然更符合朋友圈的传播调性。而在蚂蚁森林出现之前,荒漠化防治的项目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但模式的固化让他们无一能够像蚂蚁森林这样大获成功,而且是在极短的时间。
  1. 创造价值。公益项目要获得资源方的青睐,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以“一村一园计划”为例,在充分利用社会闲置资源的情况下,项目成效丝毫不打折扣。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项目追踪了8531名受益儿童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后的学业表现。研究发现,全区排名前40%的学生中,超过七成曾就读于山村幼儿园,这些孩子曾经面临留守、贫困等不利境况,他们中的大部分原本没有机会上幼儿园。
  1. 共建共享。联合资源方或其他相关利益方进行项目研发,可以更早地了解各方需求,更好地利用各方优势,共同开发出创新而多赢的模式。以蚂蚁森林为例,是商业思维、互联网思维、产品思维为其赋予了生机,从而实现了公益与商业相得益彰的结果——支付宝平台为蚂蚁森林贡献流量,蚂蚁森林的用户又在使用时长、活跃频次、社交互动、使用场景等多个方面为支付宝助力——蚂蚁森林项目因此能够得到阿里每年上亿元的持续投入。
  1. 严守底线。每一个公益组织都应当恪守公益底线,严抓风控不放松。每一次的恶性事件不仅会大大挫伤机构的公信力,而且可能是对整个行业的重大打击。以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为例,虽然郭美玲与红十字会并无直接关联,但是网友的质疑却一再发酵,负面信息充斥网络,久久不能平息。结果,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全年财务收入从2010年的32.6亿元直接下滑到2011年不足6亿,且当年的社会捐赠总额也较上一年锐减了18%。

分好蛋糕

蛋糕做得再大,总量也是有限的。如何以小博大,把手中有限的资源发挥到极致,是作为资源配置者的基金会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我们有三个主要的观察,分享给基金会的同仁们参考:

一、不扎堆,关注空白点

每家基金会首先需要在战略上明确自己的主战场,避免把资源重复投入到类似的地方,造成“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基金会关注的社会问题领域和议题是什么?基金会采取的干预策略是什么,实践还是研究还是倡导还是能力建设?如果说过去扶贫济困是主要任务,那么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在社会需求愈加多元、新的经济发展环境带来新的边缘问题的今天,基金会又该当如何?

万科公益基金会自2008年成立,涉足绿色环保、古建筑保护、儿童健康、教育发展、精准扶贫等诸多领域。2018年基金会进行了新的五年战略规划,将“可持续社区”作为聚焦方向,并把社区垃圾分类作为了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一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但是它为活跃在这个领域的社会组织注入了强心剂,也是万科公益基金会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认为的、基金会资源最好的去处。

二、建枢纽,铸造专业性

基金会较一般的社会组织往往具备更广泛的资源,甚至握有稀缺的公募资质,项目管理的规范性、专业性程度也更高,但是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性、对社会问题的认识程度、项目执行的能力和效率等方面,则未必比得上那些实操经验更丰富的在地社会组织。因此,基金会需要更好地发挥枢纽作用,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为他们筹集和链接做事所需要的资源。

北京市春苗慈善基金会主要服务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困境儿童,面对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也是责无旁贷。而春苗非常清楚,医疗物资采购是个专业活儿,于是交给复星国际的医疗团队、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创始人郝南牵头组建的医生志愿者团队等专业伙伴来做,自己只负责善款筹募和管理。这样的联合行动快速、专业、有效,得到了资助方的认可。

需要提醒的是,合格的枢纽型组织也不应只是止步于链接上游的资源再对接给下游,而应该在统筹能力之上进一步打造专业能力。这个专业能力既包括前文所提及的,以创新变革的方式,与不同类型的资源方对话、联合,突破已有的资源,做大蛋糕,也包括不断从合作伙伴那里汲取养分,总结提炼经验和教训,积累如何选人、如何做事、如何支持的知识深度,还包括加强对成效、对价值的追问,以结果去反思自己的工作、去影响更广泛的资源和伙伴。

三、做引擎,催生新势力

与庞大而复杂的社会问题相比,社会组织不论在数量、结构还是质量上,都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做大蛋糕,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吸引更多人来一起分享蛋糕。一些领先的基金会在公益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引擎作用。

比如说,公益需要更多基层组织,把好的项目、资源、服务下沉到社区,于是有南都基金会、壹基金、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等。公益需要更多理念引领,比如慈善文化、人人公益、科学精神、社会企业,这样才能让公益走得更远,于是有敦和基金会、三一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公益需要更多专业人才,具备广阔的视野和系统性思维,了解公益运作的机制,擅长整合资源和传播,于是有银杏基金会、紫江公益基金会、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等。

不久的将来,期待基金会行业建立起多元的、创新的、共享的资源体系,找到自己在社会服务、社会治理中的增值点,加速平台化、专业化转型,以及,不遗余力地推动区域和公益生态的建设。

Back t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