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迟迟 采蘩祁祁 ——中国家族基金会现状探析与勾勒
伴随当代中国商业和理想的跌宕起伏,这镶着金边的大时代也不断涌现出前所未有的财富家族。一些财富家族已经开始探索“散财之道”,家族基金会在中国逐渐兴起,成为财富家族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共识和途径。本文中我们试图勾勒出家族基金会在中国的雏形。
参考“美国基金会委员会”对家族基金会的定义,真正意义上的家族基金会需要同时具备四个条件:1)资金完全源于个人或家族;2)基金会和家族企业没有任何隶属或利益关系;3)家族成员深入介入基金会运作;4)传承家族价值观和兴趣。
根据《中国基金会500名录(2013)》,中国大陆资产排名前100位的非公募基金会中,公民与企业注册的基金会有59家。基于上述四个条件,深德对这59家基金会进行了层层筛选(如图):
- 第一步,根据资金来源,其中35家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于个人或家族;
- 第二步,根据基金会与家族企业业务的相关性,其中有26家基金会与家族企业没有任何隶属或利益关系,它们已经具备了家族基金会的雏形;
- 第三步,根据家族成员参与程度,又从中筛选出了21家基金会;
- 第四步,根据家族传承程度,最终筛选出了4家典型的家族基金会。
在中国,目前家族基金会虽显青葱,但随着整体环境趋好,未来将蓬勃发展、大有可为。
整体政策环境正在日益改善: 政府采取审批权下放、捐赠方式多样化等种种措施鼓励成立非公募基金会。同时,十八大提出加快政社分开,政府的管理方式也将转变。
公益信托激发家族慈善: 公益信托使家族基金会不用担心大额捐赠成立基金会带来的税收问题和每年对支出的要求。同时,地方政府也开始支持试点,如深圳市民政局与华民慈善基金会,共同推动成立公益信托公司落地前海,为慈善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探索。
行业对家族基金会力量非常认可: 尽管刚刚起步,家族基金会的形式得到了行业专家的大力推崇。徐永光先生说:“家族基金会的最可靠之处在于:后人会把家族荣誉视为生命,把继承先人的光荣与梦想、追求卓越当作无尽的目标。”与其他基金会相较,家族基金会更为纯粹,它受社会使命和战略驱动,是社会领域的“风险投资人”,比公募基金会更能承担风险,没有限定性捐赠的限制,更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公益领域的探索上更加深入、细致和个性化。
家族财富、文化传承需求旺盛: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群体已经形成。未来5-10年大约3/4的家族企业将面临如何处置财富的难题。自2013年起,又一批高净值企业家开始宣告创办私人或家族基金会,预计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进入慈善领域。
家族基金会宣告着慈善精神如何从资本与财富中开花结果,也讲述着家族传承如何能超越时间而历久弥新。在深德与洛克菲勒慈善顾问团队的一同努力下,中国首家家族基金会的战略规划已接近尾声。未来,深德期待服务更多的私人/家族基金会,合力打造中国家族基金会的旗舰,带动中国家族基金会和中国公益行业的蓬勃发展。
一路行来,感悟颇深。本期简报“深德观察”部分还将分享国际优秀家族基金会在历史长河中所收获的经验和智慧结晶,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