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德观察

创造共享价值 ——H&M案例分析

近年来,一批商业和思想先驱者开始重新定义企业成功与社会进步的关系。2011年,这些探索有了一个理论框架的支持。Michael Porter和Mark Kram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共享价值”这一概念,一时受到大力追捧。所谓“共享价值”,就是既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又能够改善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实践和政策。

在服装行业,劳工权益和资源利用始终是两大主要挑战。H&M作为一个全球性品牌,拥有872家供应商,1,946家工厂为其进行生产,创造了160万个工作岗位,它深知实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共赢的重要性。H&M的诀窍是,联合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改变。

员工
H&M相信,只有当员工理解公司的行动且抱有相同的愿景的时候,行动的效果才会持久。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H&M已经为员工提供了累计2,300小时的培训,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介绍服装行业有可能为此做出贡献的方面。

供应链
H&M试图通过它的影响力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工作环境和环保意识。H&M为其供应商设立了高标准并时时监督他们的表现。对于那些持有相同理念并且乐于提高社会及环境绩效的合作伙伴,H&M愿意与其进行更深的合作,如建立长期的甚至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
H&M的行动使其采购变得更加稳定可靠。一方面,H&M已经形成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供应链,162家战略合作伙伴为H&M提供了近60%的产品;另一方面,这些工厂的工人流失率都有所下降。

商业伙伴
H&M与商业伙伴、公益组织、学术界人士及“可持续服装联盟”(Sustainable Apparel Coalition)的其他成员合作,共同建了用以衡量服装和鞋类产品可持续性的行业标准,即Higg指数。未来,这一指数将会被加入产品的商标中,方便消费者在不同品牌间做横向比较。这一举措将会提高整个服装行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

社会
H&M发现,很多服装最后都会进入垃圾场,造成巨大的浪费。因而H&M发起了“纺织纤维循环”活动,消费者只要将自己的无用服装交给H&M,就可以享受购物折扣。而H&M会利用这些回收衣物制造新的产品,即所谓的“循环产品”(closed-loop products)。第一批循环产品已于2013年面市,其中20%的材料来自于回收的衣物。这一比例还将随着技术创新不断提高。

政府
仅凭一家公司的力量当然无法实现系统性的变革。为保护劳工权益,H&M积极与政府沟通,倡导提高最低工资水平。而在环保方面,H&M为中国扬子江和孟加拉国雅鲁藏布江盆地制定了专门的保护水资源计划,在那些区域,H&M准备与省级政府合作,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区。

诚然,对于共享价值到底有多大的变革性力量,我们的认知才刚刚起步。但是,以H&M为代表的企业无疑让我们更加有信心,企业以企业的形式运作,而不是慈善捐赠者,就是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那些迫切问题的最强大力量。

Back to Top ▲